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
燕窩業嚴冬過了嗎?(三)‧駱運興:天公錢難賺‧養燕靠上天庇佑
養燕業者都相信,養燕得靠上天庇佑,也相信“天公錢"難賺,運氣不夠是拿不到的。
養燕人都接受這門生意的成敗靠運氣、靠老天;即使想盡辦法打造自認為理想的燕屋,但燕子不飛來,你也拿它沒辦法。相反的,如果你運氣特好,燕子會不請自來,在你家築巢,讓你發一筆橫財。
難怪圈內人都形容:養燕的收入是“天公錢",不是人人都有福份賺取。
我國可說托印尼煙霾之“福",從90年代末,大量的燕子從印尼飛到大馬境內,開始入住民宅,尤其是那些荒置的老屋,讓大馬人賺到“天公錢"。
21世紀前,全馬燕屋不到千間。進入新世紀的短短5年內,燕屋的數量已超出一萬多間,超過10倍的增長。
民間傳說,鄭和在公元1405年至1433年7次下西洋期間,有一次船隊遇上大風,被逼停在一處馬來群島上。糧食也因連困多時而出現短缺,鄭和當時發現岩壁上的燕窩,他下令屬下爬上山壁採下燕窩,並以清水煮來吃。
鄭和較後發現吃了燕窩的船員個個臉色紅潤、中氣十足,就將這個神奇的食物帶回去孝敬皇帝。燕窩之後就成為貴族的進補食品,流傳至今也是富貴人家的上等補品。
中國下禁令影響大國內資深養燕人駱運興告訴《光明日報》明查記者,燕窩可分為洞燕與屋燕兩種。洞燕的原產地主要是印尼,以及泰國西南部的沿海地帶。我國是在10年前才開始有燕子飛來,東馬的砂拉越和沙巴兩是主要產地。
他說,我國的屋燕地區分佈在霹靂、吉蘭丹及馬六甲一帶,但過去10年,尤其近年,全國各地興起養燕熱潮。
經營養燕業的人原本寥寥無幾,但一些人看到這是可獲利的良機,開始建立燕屋吸引燕子入住,再將燕窩轉售給燕窩收購商。
擁有10年養燕經驗的駱運興(47歲)說,儘管養燕業者與燕窩商過去1年面對負面衝擊,但衝擊的層面有大有小,除了做出口的,那些單做本地市場的業者反而“撿到"(賺到)。
他說,我國出口到中國的燕窩被發現含有毒物質,中國一指令下禁止進口我國燕窩。我國燕窩90%出口到中國,對出口燕窩商肯定有很大的影響。
“這個局外人看似逆境的時候,未必也是每個養燕業者或燕窩商的危機。如果當事人以出口生意為主,肯定會因該禁令大為苦惱,但卻對經營小本生意者是一個難得的轉機。"
“這是小商的黃金時機,因為燕窩被禁出口至中國後,國內貨源頓時間飽滿,貨源一旦充足,燕窩價就下跌。1年前1公斤7500令吉的燕窩,如今降價至3000令吉,令人咋舌。"
害怕買到黑心燕窩
經負面影響後,原本吃燕窩的人也在一夜之間遺棄了珍貴的燕窩,紛紛都害怕買到黑心燕窩。
駱運興也是檳島古蹟區二條路“燕窩小屋"東主。他說,以他店的生意來說,本來吃燕窩的一顧客在該風波後,有一半人因害怕吃到燕窩的有毒物質,而不再吃燕窩。
他說,市場又會有一批因燕窩便宜賣的,趕在目前買燕窩來享用,這對他們來說也是吃燕窩的黃金時機。
其實,他透露,儘管燕子有22種類,但只有其中兩種類,即白燕(Aerodramus Fuciphagus)和黑燕(Aerodramus Maximus)產出可食用燕窩,可食燕窩因而相當珍貴。
國內成功燕屋僅10%
我國至今有逾萬間燕屋,但成功的燕屋只有10%,其餘90%的燕屋多數是因排水系統及衛生狀況的失調而無法吸引燕子築巢。
駱運興分享養燕過程時說:“燕屋建造經費介於10萬至50萬令吉。如果以10年前燕屋收支平衡(break even)的標準計算,1間燕屋如果1年生產少過500個燕窩,就是失敗之作。"
2002年,正是我國養燕業開始起飛,也是駱運興投入養燕業的開創期。他說,在養燕業興盛之前,業者一直以低姿態經營,重要的轉折點是在1996及1997年間。
空氣環境適合繁殖
“當年印尼燒森林問題導致燕子開始向我國遷移,幾乎同一個時候印尼局勢不穩,當地一些暴民摧毀許多燕屋,促使燕群重新尋找居所,造就了大馬養燕業崛起。"他相信,印尼燕子飛來我國後,發現國內的空氣和環境適合生長和繁殖,於是共同建立它們的“第二家園"。
“引燕入屋是業者必然要完成的指定動作,因此,當時有燕群居住的地方,如霹靂州的實兆遠、柔佛州的峇株巴轄、昔加末、檳城的大山腳與浮羅山背、吉打的雙溪大年等地方,開始有人購屋改建成燕屋。"
駱氏在威南有4間燕屋,只有1間成功吸引燕子築巢,其餘3間因無法誘燕而宣告失敗。他收成的燕窩足以讓他自供自給。
抱持正念不賣假貨
自小懂燕窩,長大養燕子,到過沙巴州曼東山洞(Gua-Mantong)大馬著名野生燕窩生產地的駱運興經營燕屋與燕窩小屋的原則只有一個,就是:“不違反大自然、不賣假貨",心念要正,才能賺取“天公錢"!
他強調,2005至2010年是我國養燕業的全盛期,當時有自稱為燕窩商的人士,曾問他要不要賣假燕窩,可每月淨賺1000令吉。
“令我吃驚的,不是1000令吉的盈利,而是對方竟開門見山的講賣假貨,即以豆粉製成的燕窩,企圖魚目混珠,分一杯羹。"
他說,燕窩的功效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歷史的鑑定,它已是華人的養生保健的補品,但因為價值居高不下,讓一些無良商家趁機以其他替代品,如木耳、海草、石燕(乾後的樹汁)及豬皮等魚目混珠,企圖蒙騙消費者以從中牟利。
他勸告消費人精明選購燕窩,尤其光顧誠信的燕窩商,以免付出高額的金錢購得假貨,造成金錢和健康兩失。
他指出,眾所週知,燕窩除了含有水份、蛋白質與醣,還包含鐵、銅及鋅等微量元素,它因此能夠對人體發揮重要的作用。
他分享一啟真實小故事:曾經有一個年輕小伙子到他的“燕窩小天堂"向他購買數百令吉的燕窩食品,對方說是買給年老的婆婆吃。過沒多久,年輕人再來,說婆婆很喜歡燕窩食品,全都吃了,婆婆就是不吃多功能維他命。
“由此可見,華人尤其是年長者對燕窩的看法,燕窩是華人的傳統補品,甚麼多功能維他命都不能讓長輩看上。"
百萬元打造岩洞未必引燕
百萬令吉建築人造岩洞,也未必能成功引燕。這說得一點也沒錯,因為燕子對環境是極具敏感,儘管業者重金打造豪華燕屋,亦無法保證順利誘燕。
駱運興坦承,他曾聽說有人注入百萬令吉在燕屋內建個人造岩洞,甚至誇張的將水滴聲弄成“叮……"的聲響。可惜,對方始終無法引燕入屋,證明燕子對環境非常敏感。
他奉勸業者,別以為越豪華的燕屋就越能吸引燕子築巢。畢竟燕子要的是自然的環境,只要陰暗與潮濕平衡,已是引燕成功的一半。
他說,養燕一般有3種做法,即播放引燕的聲音、置放燕子愛吃的高蛋白昆蟲,或者向印尼購買燕子蛋。
新政策打擊業者
2000至2005年是大馬人初步接觸養燕業的年代,2005至2010年及以上是養燕業收成的黃金時代,但業者如今卻面對雙重打擊,政府的政策導致許多燕屋被逼宣告關門大吉。
隨著大批燕子的到來,許多人競相爭分一杯羹,紛紛在2000至2005年收購郊區的老房子裝修為燕屋,業者注入的資本有大有小,一般介於10萬至50萬令吉,都是為了引來燕子,幫他們錢賺錢。
駱運興說,經過5年的努力後,業者終於取得收支平衡,促使全國燕窩總產量達到數以億令吉,而業者也只需繳付每公斤燕窩100令吉的出口稅。
無奈人算不如天算。當燕窩業蓬勃發展之際,卻面對中國的禁令,業者更被我國政府指示安裝耗資不菲的“無線視頻識別系統"(RFID),這對業者是雙重打擊。慶幸如今該措施已被取消。
業者負擔沉重出口稅
養燕業在當年不受注目,直至燕窩總產量劇增,以及它對國家經濟的效益,當局也開始注意到該行業。相信這是國內最近設有8大出口燕窩的法定機構的因素之一,不過,卻讓業者負擔沉重的出口稅。
駱運興認為,出口稅的飆升肯定會讓燕窩商雪上加霜,使養燕者與窩商再面對一個棘手問題。多數對養燕業不熟悉的業者是最大受害者,尤其是對養燕歷史的一知半解及經驗膚淺,業者更站不住腳。
至於養燕心得,他說,燕子一般一次誕兩粒蛋。
小燕子會在15天後破卵而出,未長有羽毛的幼鳥全身通紅。小燕子經過廿多天後,體型逐漸增大,約1個月後,小燕子就能自由飛行了。
“長大的燕子會離開巢穴出外覓食,鳥巢就空置了。當母燕再度進入春期時,就會返回燕屋再建鳥巢。即使沒有取走舊燕窩,母燕也會再築新巢,這是燕子的慣例。"
毛燕囤積逾千公噸
20.8.2012
大馬燕窩業行動委員會主席馬珪福披露,我國燕窩不能出口的問題拖了一年,至今已囤積了超過整千公噸的燕窩,其中毛燕佔了95%。我國每年出口的燕窩多達五百多公噸,一年帶來約50億令吉的外匯;換言之,過去一年損失了50億令吉外匯。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